天才一秒记住【爱看书】地址:https://www.aksss.org
苏录肃然点头:“学生明白。”
林知县满意地笑了笑,又叮嘱几句,便匆匆离去。
胡大厨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:“少爷,大宗师点名问您?这……这是福是祸啊?”
苏录望着天边晚霞,轻声道:“祸福难料。
但只要文章不失本心,问心无愧,便是被人盯上,又有何惧?”
两人一路归家,沿途百姓纷纷驻足观望,指指点点。
有人认出苏录,竟高声喊道:“那是咱们江浦的苏案首!”
顿时引来一片喝彩。
孩童们追着马车奔跑,嚷着“状元郎回来了”
。
苏录坐在车内,听着外面喧闹,心中却异常平静。
他知道,这些人欢呼的并非是他本人,而是那一身青衫背后的功名梦想。
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一个读书人身上,就像当年他自己也曾仰望那些高中举人的前辈一样。
回到家中,干娘早已备好热水。
苏录沐浴更衣后,方坐在堂前用饭。
菜肴清淡,却是精心调配,专为护养精神。
饭毕,他并未休息,反而取出随身携带的《四书章句集注》,翻开《为政》一篇,细细重读。
夜深人静,烛火摇曳。
苏录忽然想起考试时写的那句“圣人非薄政刑,实欲天下以心为防”
,不禁陷入沉思。
孔子主张德治,然春秋之时,列国纷争,刑罚何尝不用?若全凭道德感化,岂非迂阔?可若专任法令,又失仁政之本。
究竟该如何平衡?
他提笔在纸上写道:“政刑所以禁暴,德礼所以化心。
二者如车之两轮,鸟之双翼,缺一不可。
然其先后轻重,则当以德为先,礼为纲,政刑为辅。
如此,方可内外兼修,上下共治。”
写罢凝视良久,终于释然。
原来自己先前太过拘泥于“尊孔”
二字,反忽略了圣人之道本为济世救人,而非空谈义理。
考试作文固然要合规矩,但真正在仕途上行走,还需懂得变通与务实。
次日清晨,苏录再次踏入贡院。
今日乃复试之期,考的是经义策论一道大题,题目由大宗师亲出,当场宣读。
云板响后,书吏捧牌而出,高声诵道:
“今有郡守苛察小民,动辄加刑;又有县令宽纵盗贼,任其横行。
二者皆致民怨沸腾,地方不宁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