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爱看书】地址:https://www.aksss.org
2008年8月8日晚,夜幕笼罩下的bj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
灯火辉煌,九万人座无虚席,各国政要与全球观众屏息以待。
当胡爷爷、江爷爷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贵宾步入主席台时,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,这场筹备七年的文化盛典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。
刹那间,2008尊古朴的青铜缶整齐排列,2008名身着玄色劲装的演员以雷霆之势击缶而歌。
鼓槌落下的瞬间,缶身迸发出夺目光芒,光影在古老的乐器表面流淌,仿佛千年时光在此交汇。
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!”
的吟诵声如春雷炸响,声波裹挟着华夏文明的热情好客,通过平方米的巨型碗边屏幕传向世界。
随着缶阵上的led灯依次点亮,倒计时数字从60开始跳动,全场观众自发加入倒计时的呼喊,声浪一波高过一波。
当“1”
字闪耀时,夜空被29组焰火脚印瞬间点亮,从永定门到“鸟巢”
,每一个脚印间隔25秒,精准覆盖38公里的中轴线,宛如历史巨人跨越时空的步伐,诉说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29届的辉煌历程。
就在最后一个脚印在“鸟巢”
上空绽放的刹那,繁星如银河倾泻,汇聚成璀璨的五环。
1160名演员通过钢丝威亚悬挂半空,手中的发光装置如同星辰流转,编织出直径36米的巨型五环。
当五环缓缓升起时,藏在“画卷”
边缘的44台威亚装置同步发力,配合地面28个升降台的精密运动,让五环仿佛从历史长河中冉冉升起,悬浮在距离地面16米的空中,光影流转间,奥林匹克精神与东方美学完美交融。
随着“太古遗音”
的古琴声响起,一幅147米长、27米宽的led动态画卷在场地中央展开。
32位舞者赤足踏过特制画纸,身体的每一次舒展、每一次旋转都化作灵动的墨痕,在宣纸般的画布上晕染出山水意境。
当画轴完全展开,北宋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以动态影像呈现,汴河上的漕船、虹桥边的商贩、市井中的杂耍,815个人物栩栩如生,配合地面22台投影仪的实时渲染,让观众仿佛穿越回千年汴京。
震撼接踵而至,897个活字印刷模块在机械装置驱动下如海浪翻涌。
这些高18米、重达300公斤的模块,通过液压系统实现03秒内的精准升降,在光影变幻中依次呈现甲骨文、金文、小篆、隶书直至现代简体字的“和”
字演变。
最令人惊叹的是,模块顶端的演员在15米的升降空间内完成复杂舞蹈动作,既要保持身体平衡,又要配合整体画面变化,每一个动作都经过2000余次的重复训练。
当“和”
字化作万里长城的造型,全场观众无不为这磅礴的文化表达所震撼。
在《戏曲》篇章,238名演员身着京剧戏服,通过威亚在空中完成360度翻转,水袖在空中划出绚丽弧线。
舞台中央的机械荷花缓缓绽放,直径16米的转盘上,12名武生踩着鼓点表演跟头绝技,最高腾空达32米。
而在《丝路》场景中,1000名演员手持发光藤蔓,通过地面1200个控制点的灯光编程,在30秒内变幻出沙漠、绿洲、骆驼队等12种场景。
当200名“飞天”
演员借助威亚装置在空中摆出敦煌壁画中的经典造型,80台追光灯同时聚焦,营造出“天衣飞扬,满壁风动”
的奇幻效果。
整场开幕式运用4万多台led设备,总用电量相当于一座中型城镇。
仅“画卷”
装置就包含11万块可独立控制的led面板,能呈现1677万种色彩变化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