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爱看书】地址:https://www.aksss.org
苏门楼小学欢迎你父亲送我到,学校门口,大门上面写着一排大字“苏门楼小学,”
右边四个大字好好学习,右边四个大字天天向上。
往里看,便能看到。
那是一排仅有四间的平房教室,墙面刷着简单的白漆,岁月的痕迹悄然爬上墙角,晕出些微黄的水渍印子。
房顶上的瓦片,一片挨着一片,像鱼鳞般整齐排列,偶尔有几株倔强的野草从瓦缝中探出头来,在风中轻轻摇曳,似是在诉说着悠悠往事。
教室的门窗皆是木质,窗框被漆刷过好多回,颜色层层叠叠,有些斑驳,老旧的合页开合时会发出“嘎吱嘎吱”
的声响,宛如岁月的低吟。
教室对面,静静矗立着两间老师办公室,同样的平房构造,规模稍小些。
门前的台阶边,总摆放着几盆绿植,绿萝的藤蔓肆意垂下,多肉植物胖嘟嘟地簇拥在一起,给这略显严肃的办公区域添了几分生机。
窗户里透出来的灯光,常常亮到很晚,昏黄的光晕下,是老师们伏案批改作业、备课的身影,那是知识的灯塔,在无数个寒来暑往中,为求知的学子照亮前路。
而最引人注目的,当属校门口那一人多高的树桩。
它敦实地扎根在泥土里,截面宽阔而平整,像是一位忠实的守望者。
树桩上,一个古旧的铃铛被麻绳牢牢拴着,悬于半空。
那铃铛通身铜铸,表面生了层淡淡的绿锈,却不减其清脆声响。
上课铃响,老师稳步走到树桩前,抬手握住麻绳,轻轻一拉,“铛——”
一声悠长的铃音便悠悠传开,仿若有种神奇的魔力,能让嬉笑打闹的孩子们瞬间安静,鱼贯走进教室;下课铃至,又是利落的一下敲击,“铛”
,刹那间,教室里便如雀跃的鸟群,欢腾起来,孩子们冲向操场,欢声笑语洒满校园。
阳光总是不偏不倚地洒落在这片天地,为教室、办公室披上金色的纱衣,光影交错间,那树桩与铃铛愈发显得静谧而庄重。
微风拂过,树叶沙沙作响,似在与铃铛的余音轻声和鸣,一同奏响这旧时光里独有的校园乐章,简单、纯粹,却足够温暖一生的回忆。
一年级开学那天,邢成义穿着母亲新缝的粗布衣裳,背着洗得发白的书包,怀揣着紧张与期待走进教室。
教室里摆放着破旧却擦拭得一尘不染的桌椅,阳光透过窗户纸的缝隙洒下,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,尘埃在光柱里欢快地飞舞。
他一眼就看到角落里怯生生坐着的李二娃,那是个瘦瘦小小的男孩,眼神里透着些自卑与不安。
邢成义没多想,几步走过去,拍了拍二娃的肩膀,咧嘴笑道:“以后咱就是同学啦,一起玩!”
二娃抬起头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两颗豁牙,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上课铃是一块挂在屋檐下的生锈铁片,老师用小铁棍轻轻一敲,清脆的声响便传遍校园。
教他们语文的张老师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,戴着副掉了漆的黑框眼镜,镜片后那双眼睛总是闪烁着温和的光。
他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教大家写拼音,邢成义瞪大眼睛,紧紧握着铅笔,模仿着老师的动作,写得歪歪扭扭却无比认真。
写错了,就用橡皮使劲擦,作业本常被擦出一个个破洞,引得周围同学一阵哄笑。
每当这时,同桌的翠花儿总会递来她崭新的橡皮,小声说:“用我的,别擦破啦。”
翠花儿是村里支书的女儿,扎着两条麻花辫,脸蛋红扑扑的,笑起来有两个深深的酒窝,她的书包里总有一些让大家羡慕的文具,可她从不吝啬分享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